第二章
他,不是英雄 by 郑义
2018-5-26 06:01
(2)坏运气
毕竟是战争期间,运气不会永远好的。
也是一次向前沿阵地送药,抢救伤病员,去的时候,路上很顺利,没遇见什么难事。上阵地时是正午,他们一到就忙着对一些伤员进行急救、包扎等,还派人将一批重伤病员抢运了到后方。
他与一些医护人员在阵地上接着处理一批较轻些的伤病员,准备午后再将已失去战力的伤病员带回后方。
但午后刚过不久,就听到在他们来的路上也出现了枪声,向赶去增援的作战部队一打听,是日军抄了后路,枪声响了半天,赶去增援的作战部队的人员数量和武器都有限,没能将抄袭后路的日军击溃。
夜间,枪声稀疏下来,他们与作战部队一起被日军包围在不大的一片区域里,退路被日军封锁,任何补给都送不上去。在前沿阵地不远处,有片被阵地和至高点挡住的较低的地方,日军的火力不能直接射到。他们只好利用这片洼地,就地取材设好临时救护所,利用有限的条件对伤员进行救治。
战争是残酷的,后方上来的增援部队每天都在与日军交火,日军也挺顽强,连续十来天紧紧地将他们包围在前沿阵地上。每天都有伤员送到临时救护所来。日军的炮火虽然没直接命中临时救护所,但每天都有炮弹在临时救护所的附近爆炸。
他们除了要躲避炮轰,还要进行救护工作,并且随时准备自裁殉国。
被日军包围的范围内除了一些李子树,什么都没有,仅有的一点食品要尽可能地多救活一些已受伤的人和供作战人员,他们只好吃李子。
李子是酸的,少吃些是可以开胃、调剂味口,而吃多了却会要人的命。有道是“杏伤人,桃养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次他们遇到的是最后一种情况,有些人就因此而去,他也差一点儿,被围困的最后几天,他每天都在吐血,是胃出血。
又响起激烈的炮声、枪声,后方部队源源不断地上来了,日军顶不住撤了。
终于解围了。
虽然是解围了,但他们这些救护人员却有一多半病倒了,他也因此留下折磨了他大半生的胃病。
他的一次受伤
一天,他带了他所属的部分救护队员,共三十来人去硝烟还未散尽的前沿。
他带去的多是救护人员,还有些是女护士。一同去的除了他和几名军官级别的医生带了小手枪和骑兵指挥刀以外,其他人均没带武器,只带医疗器材、担架、药品等,且每人都配带了红十字标记。他和几名军官级别的医生是骑马而行,其他人则乘马车而行。
他还配带了一把刀刃只有一指半宽的指挥刀,据说该刀的外观还挺漂亮。这种指挥刀也轻,还便于携带。那时骑兵用的战刀是二指半宽的,杀伤能力远胜过指挥刀。据说指挥刀一般并不用于骑兵们的格斗砍杀,只是指挥员的一种用来发令的象征性的武器,就因为指挥刀是种象征性的武器,却给他在与日军骑兵遭遇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去前沿救伤病员,按有关的公约和惯例,如果对方无救护队员时,一般是将双方的伤员都要带回来,故按国际公约是不应该向救护队员开火的。可这次,杀红眼的日军却并不领情,他们在阵地上救护时,撞到了约有三四十人的日本骑兵。
“敌军骑兵!”有人喊道。日本骑兵来势凶猛,看样子是专门赶来作战的,救护队一下就被砍翻十几人。
“救护队撤退!”救护队员是无法与日军骑兵打仗的,他当时只能下令救护队员撤退。他刚回马走不远,看见不远处的草丛中,有名腿部受上的伤兵,便赶紧打马过去,想抢时间将那名腿上负伤的伤员拉到马上带回医院,能多救一名是一名。不巧的是,一名日军骑兵看到他和伤员,高举着战刀叫嚎叫着追了过来。
他见状只好让伤员稍等,得先处理了日军骑兵了,否则是走不了的。他看了看,那日军骑兵的个头并不高,应比他还矮小,但跨下的坐骑却十分地高大威猛,一看就是种良种马。日军骑兵那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全是仰仗着坐骑的优秀。他不由得心想:要是能把日本骑兵的坐骑弄来给伤兵骑,那岂不省去很多的事?况且,也可以趁此机会耍耍劈刺,施展平时常练习的骑兵刀术和骑兵战法。
于是,他也大喝一声:“来吧!”抽出他那象征性的武器指挥刀,便催马迎战,想给日军骑兵一点利害看看。此时的他,也应该是对日军骑兵十分恼火了,完全不顾及国际公约。
到交锋的位置了,日军骑兵按其民族行事总喜欢急功近利的习俗抢了个先,挥着战刀先劈了过来。他熟练地举刀格挡,同时,也准备好了下一步的劈法。没想到,日军骑兵借着战马的冲劲和那二指半宽的战刀一刀就把他用来格挡的指挥刀从根部折断,刀刃全没了,手上只剩个刀把,这使他一时间完全失去杀伤能力。他一惊,本能地侧身低头急闪日军骑兵迎面砍来的战刀,日军的战刀从他头顶划过。几乎是一瞬间,二马错位时日军骑兵的刀又回手砍向他的背部。这次,他没能躲开,也没法格挡。
据他回忆说,砍他的日军骑兵如果是在公平情况下,与他进行搏斗,他有八成把握砍死那名日军骑兵。因此,他虽然知道指挥刀不如战刀结实,却依然用指挥刀去与日军骑兵相互砍杀,无奈那指挥刀太不争气,完全是个摆设,一下都没能挡住。这种武器上的强弱在具体的实战中,一下就改变了双方的态势。
他背部伤口有二十余公分长,棉衣里的棉花都被砍进伤口,他丢掉了刀把。瞎想一下,他要是像古代武士上那穿上铠甲可能就不会受伤了噢。
好在日军骑兵是回手砍过来的,没能借上战马的冲力。否则,这一刀会要他的命的。
与他交锋日军骑兵的战马不仅个头高大,而且奔跑的速度也快,一下子就冲到了那位腿上负伤的伤兵的跟前。伤兵此刻显示出了非凡的勇敢,猛然间跃起,拼命抓着日本骑兵的马肚子下绑马鞍的皮带,钻到马肚子下面用手乱抓乱打马肚子下面的一切,并大喊:“谢了!你快走!快走!”伤兵喊着让他走。
他一时惊呆了。只见那日军骑兵的战马被伤兵折腾的原地打转,不听日军骑兵的口令了。接着,又嘶叫着仰起前踢。日军骑兵赶忙右侧身,想用战刀刺伤兵,伤兵一下又到马左侧抱着那日军骑兵的马左前腿,使马不能前行。接着,伤兵抓着马肚子下的皮带来回躲避着日军骑兵的马刀,使得日军骑兵一时无法砍到和刺到,也无法继续催马追击他。看样子,伤兵若没有受伤,那身手应该是很不错的。
此时,后面的其他的一些距离近的日本骑兵见这光景也嚎叫着快速追过来,伤兵依然向他高喊:“走啊!快走!”。
他这才反应过来,艰难地掉转马头。此时,他已血流满背,右手也抬不起了,无力再战,他也是失去战斗力的伤员了。武器上、体力上及时间上也均不允许他再犹豫,他只好伏在马背上撤离。
伤口在背部右侧,他的右手受到影响,无法掏枪。他还是想再帮伤兵一程,就用左手掏出小手枪交右手,再左手抬起颤抖地右手,免强开了几枪。可他的右手不大听使唤,根本打不中日军骑兵了。如能打中那位伤兵也好啊,可让伤兵少受些被刀砍痛苦。远远望去,勇敢的伤兵被后面那几名追来的日本骑兵围住了。
勇敢的伤兵,在最危急的时刻,还懂得照顾他人,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大义。勇敢的伤兵是抗战勇士,勇敢的伤兵是真正的抗战英雄!他英勇不屈的精神永存!
另外几名带小手枪的医生与他一起,骑马边打边撤,也就是靠他们带去的那几只小手枪使他们能脱离战场。
回去的路上,未受伤的两名医生给他的伤口做了临时处理。他心里很难过,他无法忘记那位勇敢的伤兵。
带了去的救护人员只有九人返回,其中六人是带伤的。他伤得最重,把他穿的那件军用棉衣脱下来一拧,全是血。好在院长看他的医术好,下令全力救护,连续一个多星期的输血输液,他才算捡回条命。
。。
紧急与残酷
一天,他在看书。儿子爬在窗户上玩,看着窗外,儿子还用手比划枪的样子射击,嘴里还“咕咕咕。”学着什么声音。
他见状笑着问儿子:“呵呵,在模仿什么?”
“嘻嘻,模仿昨天电影里的打仗、打枪。”
“知道作战时,什么枪的火力最为利害吗?”
“机关枪,咕咕咕。”儿子回答,还学了学机关枪的声音。接着,儿子又央求他:“爸爸,讲个打仗的故事嘛?”
“唉,机关枪。打仗的故事。战争,有时就是屠杀。”他轻叹一声后,还是满足了儿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