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营

超约古今

历史军事

第一章 增援<br /> 边营再住进军队,是民国26年10月间的事了。<br /> 此时,中国的精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十五章

边营 by 超约古今

2018-5-27 06:01

第十五章 出击
  屠杀依旧在继续,一点没有结束的迹象。
  营长命令观察哨计数,只要看到有多少百姓被杀,边营将士就负责让日本人付出同样数量的代价来报仇。
  很快这个数字就突破了一千、二千,最后到了三千整。
  看来日本人也在计数,否则没有这么整的数字。他们也在不断施压,像往天平秤上不断增加砝码一样,硬是要将天平翘起来。
  一旦支那军的意志崩溃,那么一切就解决了。
  这是他们和支那军较量了几个月后得出的真知灼见,没有攻克不了的堡垒,更没有可以阻挡他们前进脚步的城市,只要他们想占领,就能占领。
  当然,结果可能不一样,可能是一座完好的城市,也可能是一座废墟。
  边营不应该成为废墟,几位日军指挥官已经看中了这里,规划完好的街区和古色古香的建筑已经成为了战利品,就不能因为有限的抵抗而捣毁这些战利品,这样做胜之不武不说,还在气势上输了一大截。
  最好的结果就是逼迫抵抗分子乖乖投降,其次是困死他们。
  所以,掌握着主动权的日军压根就没打算立马解决问题,反而如同打猎一样充满着无限的耐心。
  两个中队的鬼子进驻边营。
  白天屠杀,晚上却没有什么动静,鬼子就老老实实待在军营里。
  这让边营将士很不舒服,白天不便动手,晚上又不能贸然出击。
  耿连章、帅七、老爹就合计着怎么办。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是营长都没招,耿连章和帅七就更没招了。
  生姜还是老的辣!老爹看似不经意,却在烧饼上做文章,特地从因陋就简制成的烧木材的烤炉里拨拉出两张饼来,一张因为时间还没到,表面上也说得过去,可是掰开里面就发现了,面粉还粘在一起,并没有烤熟;另一张饼明显烤焦了,根本就没有看相。
  冰倩在旁边看得明白,老爹是牺牲了两张饼来点拨这两个正在抓耳挠腮的兵。
  现在摆在敌人面前的是要想方设法引诱国军出击,就凭这么点人,就凭这点实力,敌人巴不得国军按捺不住,而只要国军一旦被日本鬼子抓住了踪迹,那敌人就会集结重兵出击,一举消灭国军。
  所以,时机不成熟时,千万不能贸然出击,现在要和敌人拼耐心。
  而不采取任何行动也不行,到时候,没吃的,没喝的,就在这地下密道里等死,那也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就如烤焦的那张饼,扔给狗都不吃。
  冰倩的一番剖析让大家豁然开朗,这读过书的女娃就是不一样!耿连章心里暗赞了一句,看着玉茹,他忍住没把这句话说出来。
  玉茹倒没有他的小心眼,直夸自己的妹子聪明,救下的四个女人也对冰倩敬佩不已。
  冰倩倒是很淡然,告诉两个兵,自己和姐姐玉茹这几天也没有闲着,顺着这些密道往前走,似乎就没有尽头,而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房间大小的空间,看来前人是想通过密道达到输送兵力、再在固定地点集结的目的。也许一次输送兵力无需太多,但是一则可以源源不断,再则从这些城墙下的密道里可以起到突袭的效果,未必能消灭对手,但是让对方摸不着头脑、惊扰不安倒是可行的。
  冰倩的话彻底打开了两个兵的思路。
  现在的问题是一定要弄清楚密道的出口分别在哪里。
  当两个人准备和营长碰头汇报之前,他们决定自己先蹚一条路出来。
  其实,他们本身也是对密道充满了浓厚的探索兴趣。早在老爹最初带着他们下到密道的那一刻,他们就沿着密道往前走了很长时间。
  这些密道有的地方应该是城墙的内里,这从密道墙壁的用砖就可以看出,依然是明朝时期烧制的大方砖。
  对这些砖,在南京城待过的人几乎都知道,砖上面是有文字记录着督造官和造砖工匠名字的,何年造于何地等一应信息清楚明白,长墙外壁看得清楚,现在在城墙里面,仅凭着煤油灯的光亮是看不大清的,但是用手可以摸出纹路,确实有这些文字存在。
  但是让几个人当时困惑不解的是,有些地方的密道明显不是城砖围护起来的,倒像当时建筑大楼用的水泥一样的东西,密道同样呈拱形,四壁都被涂抹得硬邦邦的,用手去摸能掉渣,但是结实无比。
  这实在让人起疑,究竟是何人所建,目的又会是什么?
  那一次三个人边走边讨论,事后想想,确实也没有走出去多远就回来了。
  然后就回到了地面上,再后来就遇到了转移到边营继续战斗的营长和他的一营残兵。
  密道的许多未解之谜其实也在吸引着他们,要不是和小鬼子斗,两个人早就效法考古人员,背着一个帆布包,里面放上点考古必备的工具,比如小刷子、小铲子,再备上几十个取样的塑料袋,带点简单的吃食和饮水就可以出发了。
  即便遇到死人,也要远比和这些活着的鬼子打交道强百倍千倍。
  至少死人还值得研究,他们逝去的岁月哪怕血腥残酷,也要胜过这些丝毫没有人性,也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讲只有死磕到底的兽兵。
  然而,这一次的探路不是考古的需要,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击,为了再一次给小鬼子血的教训。
  因为血债只能用血才能偿还。
  其实在日军决定占领中国首都的那一刻,他们就把战争扩大到了无限的地步。也就是说,日本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单独出兵觊觎中国首都,这本身就是对整个中国国民的极大侮辱。在这个层面上,日本就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死敌,中华民族的任何一支部队、任何一种武装力量就可以而且也应该用自己所有的力量予敌人以致命的攻击,所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哪怕第一批人都牺牲光了,那就换一批再上;父子阵亡了,儿子上,兄长牺牲了,弟弟继续往前冲;将军牺牲了,士官上,战士们才会死命追随。
  耿连章在探路的时候,脑子里尽是这样的想法。突然,帅七猛然在前方停下了脚步。
  耿连章差点撞在帅七的身上,幸亏玉茹眼尖,在后面一把拉住了他。
  几个人发现,前面竟然是个水潭,比井口大了不少,圆圆的,也深幽幽的。
  帅七指着说,真像一个大澡盆,是老天爷特地安排的吧?怕大家待在地下时间长了没法洗澡。
  玉茹唾了他一口,让他别瞎说。要洗澡回家去洗!
  帅七最近很怕玉茹,见她恼了,也不敢乱说了,只把身体蹲下来,凑在水边去拨水。
  没想到,水并不凉,温温的,还真适合这种天里洗澡。
  他把这一发现告诉大家。玉茹也不说他了,蹲下身子也来感应水温,奇怪了,水温确实不低!
  难道是温泉?毕竟南京周边地区的汤山和汤泉都以温泉而闻名,难道这里也有泉眼?
  耿连章没有说话,他也百思不得其解,自从下到地下,这里的秘密就太多了,放在和平时期,估计也要研究好长时间才能弄清,这兵荒马乱的,到哪里查找资料,又到哪里能请教专家弄明白这些疑惑呢?
  温泉的水温一般比较高,不要说在这种天,就是夏天也会冒着热气。
  而现在眼前的这汪水潭,温度还远没有到那种冒热气的程度,只是在水面上有一层薄雾,而且因为城墙里密闭,所以薄雾也没有挥散,只是几个人带动气流才让薄雾流动起来,但是一静下来,如丝绸一般的薄雾倒又形成了。
  耿连章让两位姑娘转过身子,他要脱衣服下去探探路。
  冰倩这时说话了,她也赞成下去看看,既然是侦查,就要弄清楚这汪水潭通到哪里。但是,她又担心耿连章的安全,就拿眼睛望着帅七。
  帅七没好气地说,自己也下去,两个人毕竟有个伴,不至于出什么危险的。
  两个人脱了衣服下水后,两位姑娘才转过来,把煤油灯举得高高的,照着水潭。
  水里的两个人嘻嘻哈哈的,水温确实可以洗澡,但是也别指望能出汗,就温温的刚好不冷而已。两个人见玉茹又有点恼了,这才长长吸了一口气,一个猛子潜入水下不见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也不见两个兵冒出头来,这可急坏了两位姑娘,她们再也顾不上害羞,喊着两个人的名字,希望他们马上能重新出现在面前。
  可是,水潭里一点动静也没有,自从他们走后就恢复了平静,现在又是静幽幽的了。
  但是,这时的水潭一点也得不到两个人的喜爱了,仿佛是它害死了两个兵,甚至比日本人还可恶。
  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人潜水下去屏住呼吸的极限时间。
  两个姑娘绝望了,望着水潭发呆。难道生命就这样匆匆走完了,她们陷入到深深的悲哀中。
  难道这就是要出击敌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冰倩哀戚地想到了这句诗。
  突然,水潭里气泡直冒,仿佛有大鱼在水下搅动,又仿佛是怪物即将出现,两个姑娘不禁后退了一步,端起两个兵放下的枪,对准了水潭。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